强化示范引领 凝聚榜样力量

2018-2019年度中国建筑劳动模范风采展示(接上期)

    期次:第820期   
区域深耕显身手: 武科

武科现任中建六局华南分公司招商局海南区域总部项目一期项目经理, 是中建六局扎实推进区域布局、 着力提升区域市场深耕能力的表率。

武科注重项目技术团队打造, 在项目建设期间累计完成论文30余篇, 申请专利10余个, 完成工法10余项, 完成国家级、 省部级奖项申报10余个; 由他负责的海控国际广场项目获评 “鲁班奖” 。他依托公司“蔚蓝计划” 人才培养平台, 注重青年人才队伍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成功向公司培养、 输出项目班子成员5人。

武科在疫情来袭后, 第一时间赶回项目部署疫情防控工作, 累计采购口罩16000余只, 消毒水、 粉共300余斤, 配备自动测温机器两台, 设置隔离间45间, 以“战时思维” 对项目进行封闭式管理, 使项目成为海南省首批重点复工项目。海南省委书记、 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赐贵在项目现场开展调研时, 对项目保安全、 保质量的大干快上局面予以称赞和肯定。

高品质发展掌舵者: 肖俊生


  肖俊生现任中建七局安装公司党委书记、 董事长。扎根中国建筑25年, 27年党龄。

核心指标逐年递增。在 “十三五” 期间, 肖俊生带领公司全体职工, 大胆改革创新、 攻克发展难关, 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年年攀升, 从百亿合同额突破至近200亿元, 营业收入从25亿元翻倍至55亿元, 实现公司大跨步式飞跃。

鲁班工程连年争创。公司参建了众多国家重大项目, 创下了郑州商品交易所和甘肃三峡旅综服务中心两个鲁班奖工程, 国家优质工程1项、 中国钢结构金奖3项, 荣获省部级科技奖6项, 国家级QC成果7项, 参编国家标准2项, 获发明专利8项, 实用新型专利116项。

迎难而上抗击疫情。2020年春节, 肖俊生逆行而战, 带领1000余名职工建设郑州岐伯山医院, 驰援武汉雷神山、 火神山医院等建设任务, 出色完成了各项防疫防控工作。

抗疫一线的 “拼命三郎” : 周孟春


周孟春从事安全工作14年, 现任中建八局西南公司中南分公司市场部营销经理。

周孟春先后负责过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主场馆改造和主媒体中心等重大项目安全管理。个人曾在省部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篇, 发明实用新型专利3项,参与编写了9项内部管理制度等。他从事安全管理期间, 所在单位荣获了武汉市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施工企业、 武汉建设安全协会先进单位等荣誉。

2020年初, 新冠疫情来袭, 周孟春一直奋战在防疫第一线。在中建八局雷神山医院项目, 他全面负责现场指挥, 短短2小时, 迅速集结了160余人驰援建设, 经过11天艰苦卓绝的努力, 雷神山医院顺利交付。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西院, 他率领同事们连续作业, 仅用9个小时, 完成了700间病房隔离区改造和ICU缓冲区新建任务, 为武汉市增强病患收治能力做出了贡献。

使命担当的实干家: 段辉乐


  段辉乐现任中建八局西北公司党委书记、 董事长。他9年扎根西北, 让公司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品质履约再上新台阶、 市场营销再创新佳绩、 品牌影响再扩新声量、 幸福指数再迈新高点。

作为党委书记, 他积极落实上级扶贫工作部署, 务实高效地完成了甘肃卓尼、舟曲, 陕西淳化、 岚皋等地脱贫攻坚工作,得到了地方党委政府、 集团党组一致好评。在抗击新冠疫情期间, 他带领职工冲锋在前, 10昼夜完成西安市公共卫生中心。西安市政府表扬信赞誉公司创造了“西安速度” , 为西安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做出了贡献。

作为董事长, 他以企业发展为己任,带领公司承接了西安 “三中心” 、 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北区改扩建工程、 青海国际会展中心等重点工程, 品牌美誉度、 影响力不断扩大。2019年, 公司营收首破百亿、 同比增长81.9%, 开启创建区域一流企业、 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篇章。

笃行务实的科研人: 陈宁


  陈宁现任中建新疆建工新疆建筑科学研究院技术中心副主任。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 陈宁有一种朴素的为民情怀。有些课题即使经费短缺,但只要项目能给当地老百姓带来收益, 她也乐而为之。2018年, 她所负责的和田与喀什地区农房电采暖系统应用示范项目经济性分析研究课题, 虽然经费紧张, 由于该项目可以改善喀什、 和田地区农民的生活条件, 陈宁依然千方百计自己创造条件, 毅然带着团队奔赴科研一线, 进行实地走访、 调研、 测试, 采集第一手数据。她和她的团队辛勤努力的工作, 受到了当地群众的好评。

近年来, 陈宁承担完成了国家、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乌鲁木齐市级课题28项。其中 “建筑能耗监控数字地图信息管理系统” 在2013年和2015年获得乌鲁木齐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 并先后多次获得 “乌鲁木齐市建设领域节能减排工作先进个人” 荣誉称号。

锐意进取的先行者: 徐良平


  徐良平现任中建设计集团华东区域总部董事长、 顾问公司总经理。15年来从市场营销到企业管理的角色中均为企业创造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敢拼敢打, 勇于创新。自徐良平担任中建设计集团顾问公司总经理以来, 带领团队多措并举推动公司管理改革创新, 促进企业发展提质增速。公司2019年主要经营指标比2017年增长300%以上, 成功获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成立工程技术研究院, 开拓全过程咨询新业务领域, 工程总承包业务进一步发展。他为企业从单一监理业务向全过程工程咨询发展和转型升级奠定了基础。他聚焦大项目大业主, 实现了企业规模和效益的双提升。

勤于思考, 精研深耕。徐良平在科研、 学术论文、 工法和专利上都取得了突出的业绩。主编、 参编多项行业标准, 时,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时时以身作则、 奋勇担当、 清正廉洁、 严守底线, 为公司发展贡献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的应尽之力。

技术管理兼优:杨忠


  20余载技术积累, 10余年团队建设经验, 杨忠是从设计一线成长起来的院级领导干部, 现任中建西北院副总经理。

今年大年初三, 中建西北院在接到西安市公共卫生中心项目设计的紧急任务后, 杨忠高效协调各方, 实现了设计方案2天定案、 施工图纸3天完成。他随即作为项目设计总协调人驻扎建设现场, 带着技术团队连续奋战15天, 克服了诸多困难, 解决了各种问题, 为项目顺利开工和按期投入使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杨忠在先后主持的10余项重点工程设计工作中, 注重 “绿色” 和 “创新” 。他通过强化设计人员的 “成本意识” , 来进行成本控制和限额设计。比如, 前期概念设计、 结构方案比对、 构造节点优化等, 通过设计手段控制和降低工程成本。他主持的工程既节约了社会资源, 又践行了新发展理念, 获国家级、 省级及行业级工程奖多项, 赢得了合作方好评。

水业设计与创新践行者: 史春海


  史春海,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甘肃省首届工程设计大师、 甘肃省领军人才、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现任中建市政西北院党委书记、 董事长。

从业26年来, 史春海负责和参与了公司在西北、 全国乃至海外的水业项目约200余项, 主持的给水处理工程总规模超过700万m3/d, 污水处理总规模超过300万m3/d。他在城市水业系统规划、 水处理、 水环境治理等领域均有突出贡献, 多次获得国家级、 省部级、 行业、 中建集团奖项,参与编著了多个设计手册、 设计标准和行业规范, 拥有实用新型专利2项, 是西北地区乃至国内较有影响力的水业领军人物。

史春海任中建市政西北院总工期间,着力完善技术管理队伍建设, 出台总师绩效考核办法, 以过硬的技术实力为公司赢得市场助力, 探索BIM技术在市政设计领域的正向设计应用, 积极组建了一批新业务研究中心, 为公司获得综甲资质、 提升品牌影响力贡献了力量。

北非幸福空间的开拓者:董金勇


  董金勇现任中建阿尔及利亚公司AADL 20000套住房项目总经理, 是北非幸福空间的开拓者。

中建阿尔及利亚公司是阿尔及利亚社会性住房的主力建设者, 至今已为超过10万家庭近50万人圆了住房梦。2011-2014年, 董金勇出任公司最偏远区域住房项目经理, 克服了诸多困难, 得到业主及当地政府的一致好评。他被公司授予“2013年度优秀组织管理者” 和 “2014年度优秀经理人” 光荣称号。

2015年以来, 董金勇坚信要用技术变革带动管理变革, 带头钻研新工艺、 新体系和新施工组织模式。他迎难而上, 带领团队, 承担着建筑面积约342万平方米住房项目的履约重任; 他不断优化工艺、 大力推进属地化, 大大节约项目成本; 他持续推进住房精细化管理, 以管理变革实现了多方共赢, 项目绩效考核连续两年在公司名列第一……14年来, 他用实际行动践行 “拓展幸福空间” 的企业使命。

深耕南洋的实干者: 潘选良


  潘选良现任中建南洋采购部高级经理。十六年深耕南洋, 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建南洋人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 展现了勇于承责的责任担当。

长期坚守海外, 勤奋务实。潘选良目前所在的采购部, 承担着公司所有在施项目的集中采购、 分包纠纷解决等重要工作。在工作中, 他一直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全心投入、 坚持原则、 规矩做事。

创新工作思路, 业绩突出。潘选良积极拓宽采购渠道, 创新工作思路。投标工作中, 提交替代方案, 助力项目中标; 招采工作中, 采用多种方式授标, 积极推动与国内兄弟单位的合作, 为项目节约了成本, 为公司创造了经济和社会效益。

新冠肺炎防控, 展现担当。疫情发生以来, 潘选良及时部署, 在疫情发展初期及时订购, 从东南亚周边国家积极筹集,不分昼夜多方协调, 准备多套运送备用方案, 保障了全公司防疫物资不断供, 人员防护无死角。

国际化经营先行者: 杨春森


  杨春森现任中建中东公司科威特代表处总经理。他先后在集团总部多个岗位历炼, 此后带队出征科威特, 成功将一个项目团队打造发展为可持续经营的中建中东公司所属区域公司。截至今年, 他已累计在中建集团系统内服务近35年, 是中国建筑 “走出去” 战略和开展国际化经营的早期践行者之一, 更是近年中科两国双边经贸关系长足发展的见证人之一。

杨春森长期坚守科威特, 他主持经营的多个大型工程项目是国家 “一带一路”倡议重点工程, 其中科威特中央银行新总部大楼项目作为地标建筑, 被印到了科威特法定货币上。该项目先后获得多家国内外权威媒体的特别报道, 成为中国建筑在海湾地区最靓丽的名片之一。

杨春森同志扎实苦干, 敢为人先, 积极拓展市场和塑造品牌国际化形象, 探索工程承包新业务模式, 助力中建中东公司成为新时期中国建筑实施 “一创五强” 战略的重要支点。

创新驱动的开拓者: 王少哲


  王少哲现任中建方程华北公司党总支委员、 执行总经理。

王少哲作为天津津南葛沽镇城市综合开发PPP项目拓展组主要负责人, 带领团队创新思维, 迎难而上, 最终促成葛沽项目顺利中标。葛沽项目总投资额约188亿元, 成为中国建筑当年规模最大的城市综合开发类PPP项目, 是天津市首个城镇综合开发类PPP项目。项目所含民俗文化区成为中建方程首个自持运营的文旅产业, 为中建品牌宣传和影响再添活力。

在王少哲的带领下, 葛沽项目实现了“当年项目中标、 当年合同签订、 当年融资落地、 当年实现产业导入、 当年获得启动令、 当年实现投资” 的显著成绩; 生态防护林工程成为首个进入运营期的分子项目,为公司探索资产运营积累宝贵经验。

王少哲敢于担当、 勇于创新、 勤于指导的精神为广大职工树立了榜样, 受到领导和职工的一致好评, 在群众中具有很高的威信。

抗疫一线的建筑硬汉:马开前


  马开前, 中建装饰所属深圳装饰武汉分公司经理助理, 中建装饰武汉雷神山医院项目内装总负责人。

马开前是 “建筑硬汉” , 是 “基建狂魔” , 也是同事们的 “铁人” 大哥。他踏实务实抓管理, 精益求精控质量, 做过的项目效益佳、 标准高、 措施先进; 他坚守匠心铸饰界, 服务担当造精品, 问鼎鲁班奖1项、 中国建筑装饰奖2项; 他凝心聚力谋发展, 勇为担当争先进, 牢抓分公司生产履约和劳务管理, 全年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35.52%, 在公司履约管理评比中位列第二。

在防疫期间, 马开前使命在肩, 争分夺秒与疫魔竞速, 昼夜鏖战雷神山医院。在他的带领下, 1000多名建设者奋战8天8夜, 完成了雷神山医院20000方地胶铺贴、 4000方地砖铺设、 316间卫生间设备安装以及隔离病房负风压打胶塞缝和医技楼、 ICU病房装修的任务, 用行动谱写战“疫” 逆行曲。

提质增效的带头人:金伟波


  金伟波现任中建科工华中钢结构公司副总经理。

春节期间, 公司接到雷神山医院紧急生产任务后, 金伟波主动请缨, 2小时召回319名职工, 在资源匮乏、 封城封路的情况下, 坚守一线50小时, 完成1659件构件的制造发运工作。1月30日早晨, 他争分夺秒, 带领先锋队挺进火神山医院建设现场, 两天一夜连续作业。2月16日, 在危重患者已入住雷神山医院的情况下, 他带领先锋队员第三次进入雷神山现场, 进行病区屋面的加设施工, 5天顺利完成4000㎡屋面围护安装任务。

金伟波精益求精, 将公司车间工段布局横向拉通, 生产流水明显加快, 专业化优势更加突出; 他身先士卒、 率先垂范, 是“一级带着一级干, 一级干给一级看” 的践行者, 也是制造厂生产战队的带头人。从业20多年来, 对他而言, 变化的是外在, 升华的是品格, 而不变的是拓展幸福空间的执着。

两线作战的 “抗疫奶爸” : 罗文浩


  罗文浩, 中建安装华北公司雄安净水厂项目机电经理, 中建安装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前线副总指挥。

1月27日, 在接到任务后, 罗文浩毅然辞别了即将临盆的妻子, 赶赴武汉 “两山” 医院支援。1月28日晚抵达雷神山医院后, 他率先垂范, 带领工人大干通宵, 完成 “两布一膜” 铺设和排水管道敷设任务。1月29日, 中建安装接到火神山紧急支援建设任务, 罗文浩又主动请缨, 带领工人转战火神山, 昼夜施工, 最终完成1、 3、 4号病区的通风安装工程。2月3日至6日, 罗文浩带领200余名工人连续四天三夜完成了4号楼近4000平方米的通风管道安装任务。

2月7日上午10时, 妻子生下了女儿,母女平安。罗文浩给女儿取名 “媛涵” , 以纪念这段难忘的援汉经历。火神山医院项目交付使用后, 他又回到雷神山医院协同做好后续工程收尾调试和人员撤场隔离工作。

转观念重科技的先行者:程敦竹


  程敦竹现任中建西部建设所属中建商砼党委副书记、 总经理。

程敦竹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 科技创新为主要抓手, 长期致力于推动混凝土行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为保障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 “无废城市、无废社会” 建设以及地方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程敦竹带头转变发展观念, 带领公司走高质量发展道路, 巩固混凝土核心竞争力。在他的倡导下, 近年来, 公司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 区域结构、 客户结构, 突破基础设施业务领域; 聚焦高端项目, 参建了武汉中心、 天津117、 阿尔及利亚大清真寺等重点工程; 保持经济高位增长, 公司年签约额过百亿, 产量跨越千万方。

程敦竹重点抓科技创新, 通过自主研发, 拥有25项达到国际先进和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 115项国家专利、 30余项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 14项省部级以上工法, 公司技术中心被确立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

投资建设运营实践者:孙成帅


  孙成帅现任中建北方安全总监兼项目管理部总经理、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执行总经理。

孙成帅坚持新发展理念, 以项目全寿命周期综合创效为核心, 积极开展管理创新、 创优、 创效, 总结形成了PPP项目系统管控办法及配套制度, 提高了项目履约品质, 持续化解项目运营风险, 维护股东权益, 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防范化解风险方面做出突出贡献;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攻关、 科技推广应用, 先后获国家、 省市、 集团、 二级单位级及各类科技成果92项, 发表论文14篇,在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效率方面做出突出贡献; 积极参与辽宁新冠肺炎患者集中救治中心建设, 为援建应急医院项目如期交付做出贡献。

孙成帅先后荣获 “全国贯彻实施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先进个人” “中国建筑施工优秀项目总工程师” “全国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优秀推进者” 等荣誉称号。

钢结构施工的技术大咖:林冰

  林冰现任中建研究院(中建技术中心)副总工程师。他坚守科研一线20余年, 坚持自主创新, 力求用 “中建自己的技术解决自己的问题” , 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项15项, 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林冰立足项目需求, 攻坚关键核心技术, 解决了CCTV新台址主楼、 广州新电视塔等40余个3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以及20余个大型公建钢结构项目的关键技术问题, 在钢结构设计理论与施工、 施工过程结构性能仿真、 施工方案优化等研究与应用方面建树颇丰。

林冰以重大科研项目为牵引, 注重科研成果应用转化, 研发的大跨钢结构工程相关施工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应用于南京南站等工程; 研发的超高层建筑动臂塔吊爬升施工关键技术, 应用于广州东塔等超高层建筑; 研发设计的超高层顶升施工平台, 应用于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等多个项目; 为中建多个国际机场航站楼进行方案优化, 大幅降低了工程建造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