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

中国建筑书写减碳增绿新答卷

    期次:第954期    作者:■ 樊祥叙、郑秋霞

西安幸福林带建设工程

山西天镇县环翠山70兆瓦风电PC项目

广西防城港核电站

云南省耿马县东老光伏发电项目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抓好“双碳”各项工作,既是中国建筑肩负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也是自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世界森林日”和“世界水日”到来之际,本期报纸带你走近中国建筑建设的交通基础设施、低碳能源等节能降碳工程,从一组组数字中照见中国建筑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迈出的坚实步伐,解码“中国建造”的低碳底色,感受中国建筑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助力国家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生动实践。

扩源绿色电力 助力构建现代能源体系

能源领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主战场,中国建筑助力构建风、光、水、核等清洁能源供应体系,增强清洁能源供给能力,推动能源结构调整优化。

基础部(中建基础)牵头、中建五局承建的江西赣江井冈山航电枢纽工程是江西省和交通运输部“十三五”重点建设项目,是一座以航运为主,兼顾发电等综合利用的航电枢纽工程,年发电量超5亿千瓦时,同比火电每年节约标准煤约1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 49 万吨,减少烟尘排放量 3 万余吨。项目对于加快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以及促进水资源综合利用和电力事业发展,改善原中央苏区群众生产生活,助推沿江经济社会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中建一局承建的江苏苏州虞城(姑苏)±800 千伏换流站工程是国家“西电东送”的核心枢纽工程,在世界上首次研发“常规直流+柔性直流”混合级联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预计每年将为华东地区输送电力超过 312 亿千瓦时,减少发电用煤 1400 万吨,减排二氧化碳 2542 万吨,有力保障江苏电力安全可靠供应,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促进国家能源结构调整。

中建二局参建的广西防城港核电站是西部地区首座核电站,规划建设 6 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全面建成后,预计每年可提供清洁电能 480 亿千瓦时,与同等规模的燃煤电站相比,每年可减少标准煤消耗 1439 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 3974 万吨,相当于种植了 10.8 万公顷森林,对践行国家“双碳”目标、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优化广西能源结构、保持广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建三局承建(钢结构工程)的深圳市东部环保电厂是全球单厂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垃圾焚烧环保电厂。作为深圳国际低碳城市的配套设施和重要支撑项目,深圳市东部环保电厂日处理垃圾 5000 吨,建设 6条 850吨/日的垃圾焚烧处理生产线,年发电量约 6 亿千瓦时,每年可处理深圳市 2000万居民年垃圾总量的三分之一。屋顶安装大约 4.4 万平方米的太阳能板,让电厂在环保处理城市垃圾的同时,亦为城市提供可再生能源。项目每年可减少标准煤燃烧 31.3 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1万吨。

中建六局承建的云南省耿马县东老光伏发电项目年上网发电量约为 1607 万千瓦时,与燃煤电厂相比每年可减少标准煤约 6.4 万吨,相应每年可减少多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其中减少二氧化碳约 13.9 万吨,硫化物约 4823.35 吨,氮化物约 2411.67 吨,将有效增强区域电力供应能力,确保能源供给安全,降低碳排放,进一步推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中建新疆建工承建的新疆阿克苏地区静脉产业园(西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 PPP 项目每年可处理生活垃圾 25.5 万吨,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约 10 万吨,每年累计发电量约 8000万度。该项目将解决阿克苏市、温宿县及周边 70公里范围内的生活垃圾,对于改变阿克苏地区垃圾处理落后面貌、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提升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建安装承建的山西天镇县环翠山 70兆瓦风电 PC项目全容量并网后,预计每年可提供 2亿千瓦时清洁可再生能源,每年可减少约 11.8 吨烟尘、16.6 万吨二氧化碳、51 吨二氧化硫排放,推动节能减排,调整能源结构,助力绿色发展,共守碧水蓝天。

铺展绿色画卷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中国建筑匠心打造绿色低碳建筑,助力低碳产业体系构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中建三局、中建四局承建的贵安华为云数据中心项目将绿色和智能技术融入整体设计中,采用直通风自然冷却、中温冷冻水系统、引入液冷技术等,提升资源使用效率比,降低供电损耗,满负荷运行的情况下,预计每年可节省电力 10.1亿千瓦时,减少碳排放81万吨,相当于年植树3567万棵。

中建七局承建的云南神火铝业有限公司 90 万吨水电铝一体化建设项目设计产能 90 万吨电解铝/年,投产后综合交流电耗 12970 千瓦时/吨铝,与同等规模电解铝项目相比,每年可减少 1.989 亿千瓦时用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 5.41 万吨,在创造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切实保护绿水青山,做到经济与环境协调共赢的绿色发展。

中建八局承建的成都冶金实验厂有限公司重组整合和升级改建项目是四川省冶金系统短流程炼钢最大炼钢厂房之一。项目将传统的长流程炼钢厂形式变为短流程,每年将以城市废钢等固体废弃物为原料,变废为宝,年冶炼钢水200 万吨,生产轧材 190 万吨,并高效生产含钒高强度优质钢材,实现城市固废的循环利用,与传统的长流程炼钢厂相比,每年可减少标准煤消耗约 154 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 400 万吨。项目将为城市化建设、产城结合与城乡一体化提供强有力支撑,赋能行业绿色发展,助力打造“低碳”公园城市。

中建丝路投资建设运营的西安幸福林带建设工程是全球最大的地下空间综合利用工程、全国最大的城市景观林带。项目位于西安市规划的“三带三轴三中心”的东轴线国际文化交流轴上,是未来城市东部新中心的核心区域,全长5.85 公里,平均宽度 210 米,占地面积 1843 亩,统筹建设景观绿化、地下空间、市政道路、综合管廊、地铁工程五大业态,工程通过采用地下空间建筑、提高绿化覆盖率、智慧运营平台应用等,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3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