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定好好学习,长大后像阿姨一样为社会做贡献。”儿童节前夕,中建三局华北公司档案主管周文君收到四川省大凉山哈甘村小学生的 6 封感谢信。在信中,孩子们用稚嫩的文字向她表示感谢、送上祝福。
2015 年,周文君从新闻中知道了“悬崖村”,当看到孩子们在没有任何安全措施的情况下徒手攀爬悬梯出入,周文君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几经周折,终于将捐赠的物资包裹送到了村民的手上……从此,大凉山成了她的牵挂。
深冬的哈甘村风冷如刀。2016 年,周文君将 200 余件崭新的保暖衣物寄给大凉山的孩子,给大凉山带来了一股暖流。由于哈甘村地处偏远,只有邮局的包裹可以送达,周文君搬包裹搬得满身大汗,写邮递单写到手酸。
2017 年,昭觉县日哈乡 50 户人家房子被雨水淹没,周文君立刻拿出来 1万元帮助受灾农户。同年 10 月,凉山日报发布一则题为“天津爱心人士为昭觉日哈乡受灾农户发放捐款”的报道,周文君的爱心事迹这才被大家所知。
2018 年,周文君带着儿女第一次踏上大凉山的土地,为 34 名贫困户带来1700斤大米、1万余元慰问金及清油、食用盐等生活物资。周文君回忆说:“在哈甘村小学,我看到的桌椅没有一张是完好的,孩子们的午餐就是掺杂着粗粮的米饭。”于是周文君决定,用笔和相机完整记录孩子们的生活,形成一份爱的档案。同年,周文君因连续多年坚持为贫困地区家庭捐款捐物,先后获评“天津好人”“中国好人”,这份档案也在公司引起了广泛关注,上百名志愿者加入到她的帮扶行列,彝童筑梦”志愿公益项目正式启动。从一个人到一群人,自 2019 年起,中建三局“蓝宝”志愿者在周文君的影响下,连续四年帮扶大凉山哈甘村小学。他们为孩子们捐赠书屋、电子学习器材等,开展首届毕业典礼,带领孩子们走出大山参观北京故宫、海洋馆……截至目前,志愿者们已开展公益活动 12次,累计帮扶 200余名彝族儿童,爱的种子在越来越多的人心中生根发芽,生长出繁花。
(赵慕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