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强房建首位优势

助力杭州打造赛会之城
杭州大会展中心一期项目启用

    期次:第1012期    作者:作者:岳雪珂、周炯


7月中旬,由中建四局承建、中建八局装饰公司参建的杭州大会展中心一期项目正式启用,迎来首批测试展。这座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永久落户的城市新地标、总净展规模浙江最大的会展综合体,揭开神秘面纱。

之江弄潮“钢铁风帆”展雅韵

杭州大会展中心一期项目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所处钱塘江下游,建设内容包括8个钢结构展厅、1个中央廊道以及东、西两个登陆大厅,占地面积35.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4.32万平方米,设置标准展厅、会议中心、商业配套、办公设施等多种功能。

作为浙江省“百千万”工程、杭州市重点工程,项目总净展规模浙江最大、全国第五,投入运营后将成为浙江最强综合性会展场馆,助力杭州打造成为“会展之都”“赛事之城”,助推将于9月启幕的第三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实现展览面积倍增、专业观众倍增、国际企业倍增,提升杭州城市综合能级、国际化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项目外观以“风帆”造型为整体设计,借用杭州精粹“杭扇、丝绸”的宏雅之气,取山体厚重沉稳之势和江水灵动飘逸之形,凸显山水韵、江南韵、杭州韵,一展钱塘风光、杭州风采,将成为杭州建设世界一流现代化大都市、展现城市活力的新窗口。

科技破题国内罕见难度高

项目拥有便利的交通条件,与东西走向的杭州地铁一号线重叠距离长达600米。现场施工需要在地铁隧道两侧分出28个小基坑、250根桩,在两条地铁隧道中间打下45根桩,而充当地铁“保护盾”的盾构边线最小距离仅为2.5米,狭小空间内进行高强度、高频次的打桩作业,施工难度全国罕见。在如此狭窄、复杂的地下环境施工,且要下如此多根桩,可谓“螺蛳壳里做道场”。

科技团队根据项目实际,提出了既有地铁线上方转换结构简化分析方法,研发了敏感环境下长钢护筒灌注桩微扰动施工方法,有效降低了上盖超长转换结构施工对既有运营地铁线的影响;提出了新型组合式全方位高压旋喷桩施工方法,显著提高了施工工效,降低了原工艺间歇存在的塌孔风险,形成了紧邻既有地铁双侧基坑微扰动施工技术;研发了跳跃式加固和棋盘式开挖反压施工技术,解决了高卸荷比条件下既有地铁线上方地下室基坑开挖的施工难题。

通过在地铁安全施工距离处设置框架柱、在地下室底板处设置转换框架梁,筑造出“金刚罩”来“护基”,以结构转换方式“散压”,再叠加智能施工检测系统等多重设备来“强本”,为地铁运行保驾护航。

金衣绿顶钢筋铁骨巧借“光”

项目采用BIPV系统解决方案,将光伏发电技术融入建筑中,光伏玻璃与结构主体完美融合,不仅满足建筑采光和装饰需求,还将为场馆源源不断输送绿色电能。项目光伏屋顶总安装面积约8000平方米,其中一片屋顶由3300多块碲化镉光伏玻璃组成,总面积相当于一个标准足球场大小。投用后,这片屋顶每年可发电70多万千瓦时,相当于在建筑物旁多种了3万多棵树,可覆盖杭州大会展中心地下室和地上办公的照明用电量。

项目共8个展厅,均为大跨度钢结构,屋面采用大面积的“无柱式”施工,总面积为15.5万平方米,如同22个足球场大,屋面钢结构总用钢量12万吨,规模国内罕见。项目屋面采用大面积整体提升技术,把总用钢量12万吨、单体跨度最高达81米的屋面桁架稳固吊装,打造出“风帆大衣”的“钢筋铁骨”。金属屋面体量大,“风帆”造型呈现出不规则的空间曲面,针对屋面起伏落差较大的情况,项目利用三维建模辅助深化设计。每个梁、柱构件好似丝线,系统中的坐标点好比针孔,再以亚毫米的精度“穿针引线”,将设计理念精确还原。

三年半的匠心独运,不仅铸就了钢铁风帆的交响曲,更编织了一段段关于中建人梦想、坚持与超越的故事。未来,杭州大会展中心将成为联接世界的新窗口,进一步提升杭州打造国际化会展之都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会展+产业”的重要平台载体,助力“在浙里会世界”的美好愿景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