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江淮好“丰”景,金秋收割忙。高标准农田建设让小田变大田,筑起的是粮仓根基,绘就的是田园画卷;变革的是生产方式,开启的是产业振兴。不仅实现了耕地扩容提质,带来了生产方式的变革,还为三农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种粮大户李孝奎望着丰收的水稻喜上眉梢改造后的农田间依据地形巧妙布局了灌溉渠网与机耕道路
“今年承包了273亩土地种植水稻,眼下正是收获季节,预计亩产1000斤左右,丰收在望。”看着成片金灿灿的稻田,安徽省肥西县花岗镇李祠村55岁的种粮大户李孝奎满心欢喜。
李孝奎的信心得益于肥西县2023年高标准农田暨“小田变大田”EPC项目带来的良好效益。从“寸土必争”到修护并举,肥西县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实现了耕地扩容提质,带来了生产方式的变革,还为三农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用心投入、实干助农。作为肥西县第一批“双招双引”企业,中建六局八建公司践行央企责任担当,以匠心为笔,奋力实现“粮田”变“良田”,把丰收的喜悦映在农民的脸上,为乡村振兴插上腾飞的翅膀。
破解“碎片化”,小田变大田
“之前种粮食挣钱少,灌溉也忒费劲了,有点不值得。”芮店村村民老高说。“看着土地撂荒,揪心啊!”孙集村村民老黄感慨地说。
老高和老黄遭遇的问题在肥西并不鲜见。地处巢湖之滨的肥西,丘陵地貌,岗冲交错。原来分散的承包地使得“巴掌田”“补丁田”随处可见,加上田间道路不畅、排灌条件不佳、土壤肥力不够等,导致耕地效益低、生产成本高、抛荒日益增多。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纳入安徽省民生工程后,肥西县积极响应,而作为施工建设方,中建六局八建公司第一时间组建专业项目团队,深入肥西县3个乡镇、14个村,覆盖4.4万亩耕地,因地制宜搞建设,破解耕地“碎片化”难题,实现“巴掌田”变成“连片田”、“连片田”变成“高产田”,推动农业产业变革,让农民尝到实实在在的甜头。
用心做服务,粮食增产能
改田怎么改,村民说了算,便民利农是关键。
项目启动前,团队成员走访业主单位、村“两委”和农户,深入田间地头实地勘察,化被动建设为主动服务,从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到迁移宅基地、老坟,再到平整土地、修建道路和沟渠,团队精心策划每一个环节,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一开始有些村民对‘小田变大田’有疑虑,比如迁移老坟,就关系到村民们的情感和传统观念。”项目经理刘海刚介绍,针对这一问题,项目团队第一时间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深入村民家中,耐心倾听并回应村民的意见和诉求。大家从提高生产效率、促进乡村发展等方面详细向村民们解释小田变大田的好处。对于老坟迁移问题,工作组也制定了妥善的方案。一次次真诚的沟通交流和贴心的服务,打消了村民们的顾虑,转而积极配合项目组的工作,问题迎刃而解。
用心还体现在一个个细节中。为了达成2024年春季实现播种的目标,项目团队坚持样板引路,办公室内“推演”、农技站里“问道”、农田中试验,最终圆满完成施工建设任务。“和时间赛跑,做到一次成优,农时可等不得!”刘海刚如是说。
辛勤耕耘带来了粮食产能的显著提升。“今年春季,农作物种植覆盖面积近30平方公里,年新增粮食产量预计达到1000万公斤,耕地所产生的经济效益预计可达1600余万元。”技术总工李锦亮介绍。
庄稼长得好,未来更美好
分散的小田块变成连片大田,狭窄泥土路变成宽阔水泥路,杂乱沟渠变成整齐灌溉系统,硬件改善对农业生产助力明显。
通气性高、保水性强的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乐土,项目团队针对合肥土壤条件,采用秸秆还田增加土壤孔隙度和有机质含量,用碱渣调整土壤pH值,改善土壤通气性,促进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提升。结合农田周边水源分布情况,铺设地埋管道,连接滴灌管带,编制灌溉网,实现节水、减肥、省工、增产。“丰收得益于滴灌技术,水供应及时,庄稼才能长得好。”村民黄荣会一脸喜悦。
“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效改善了农田灌溉条件,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为农民稳定增产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建设单位肥西县乡建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工程部部长张攀如是说。
稻花香里说丰年。小田变大田是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是三农产业发展的新引擎。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奋斗的脚步铿锵有力,发展的脉动振奋人心,美好的明天迎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