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证城市新生

圆华山3.7万棚改居民安居梦

    期次:第1026期    作者:作者:刘鹏、瞿蓦然


编者按:从房屋破旧、道路狭窄、配套缺乏、产业低端的大规模棚户区,到集“山、泉、湖、河、城”于一体的绿色生态宜居新城,中海历时 8年,在济南打造出一座世界级生态新城,“建”证美好生活。


1295 年,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的一幅《鹊华秋色图》,让济南华山名噪一时。图画中描绘的“鹊华烟雨”胜景,也成为泉城济南的城市标签之一。

然而时代变迁,曾经“鹊华烟雨”的韵致景观难觅踪影,华山片区逐渐演变为山东省最大的棚户区。村落零散分布,民居年久失修而成为危房,采石场、手工作坊林立,片区改造迫在眉睫。

2013 年,中海地产与济南市政府携手,开启华山片区的城市更新改造。时隔 8 年后,同一片土地上出现了另一番景象,一座绿色生态的宜居新城已然崛起,成为济南又一张城市文化名片。

8年600亿,打造绿色生态宜居新城

“冬天没有暖气真冷,要是能通上暖气,多好啊!”

“垃圾到处扔,要是有专业的物业服务就好了!”

“路真的是太难走了,希望小区能通上公交车!”

“学校真是太远了,孩子上学起好早,就盼着孩子上学能方便一点!”

“吃完饭想遛弯儿都找不到地方,什么时候家门口能有个公园,没事进去走走!”

……

这些,都曾是原华山片区村民的急切期盼。

济南华山项目是山东省迄今为止最大的棚改项目,中海整体投资约 600 亿元,涉及 23 个村、1700 余家企业、10 万过渡人口的动迁工作,总建筑面积约 1100 万平方米,拆除建筑面积达 424 万平方米,安置城乡居民约3.7万人,相当于再造一座县城。

除体量庞大之外,华山片区居住环境复杂,进一步加大了改造难度。

片区居民的生活条件仍停留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水平,“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室内夏热冬寒,水电无法入户”成为在这里生活的真实写照。房屋破旧、道路狭窄、配套缺乏、产业低端等特征亦成为“泉城”的发展痛点。

面对这样大体量、高难度棚改项目,中海率先启动 250 万平方米安置保障房建设工作,历时 4 年,所有村民顺利乔迁新居。历时 8年,打造出集“山、泉、湖、河、城”于一体的绿色生态宜居新城,赢得“世界级生态新城”的美誉。

“终于拿到了自己的房子,此刻心情非常激动。以前冬天太冷,没有暖气太难熬,现在集中供暖,生活条件很满意!”华山街道洪家园孔女士拿着新房子的钥匙,脸上满是笑意。

“现在非常高兴,终于回家了。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坐上直通的公交车,太幸福了!”马先生难掩内心的喜悦之情。

2021 年,华山项目最后一批次安置房交付,标志着棚改任务圆满收官。至此,12111套安置房全部交付完成。居民们的笑容背后,是对中海在华山片区安置房打造中多番努力的充分肯定。

完善公共生活配套,片区发展更美好

在安置回迁房建设的同时,中海聚焦城市功能提升,全面更新华山片区公共配套体系,提升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构建城市绿色交通。中海助力片区内路网与三立交、三高架通达,以“三横三纵一环”规划体系,多条主次干道形成环形和放射型路网,打造新城市主义绿色立体交通,目前片区内道路体系已基本实现全面通车。

教育资源更新升级。引入 19 所学校,打造济南最密集学区。其中,华山外国语学校为华山首所规划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完善的学区配套可提供“家门口即享”的 15年高品质优质教育,助力济南打造北部新城教育高地。

消费新地标在华山崛起。片区建设三大综合商圈,即文商旅融合集散地、全龄乐活综合体、城市微度假小镇,共约 130 万平方米商业配套,激发消费新活力。2022年 9月华山中海环宇城开业,首周客流超百万,辐射周边约40万人口。

畅通社区“毛细血管”,串起美好生活圈。新建居委会、社区服务中心、卫生站、文化活动站、书房、超市等服务配套,提升整体社区服务水平,让居民近享“一刻钟”品质生活。

复兴山水文脉,再绘“鹊华烟雨”盛景

“我这次回济南,是参加大学毕业十周年聚会。”徐女士说道,“上大学时和同学爬过一次华山,这次回来,济南的朋友极力推荐我来看看。逛完之后,觉得用翻天覆地来形容华山,一点也不过分。”

华山片区拥有近 1 万亩亚洲最大的华山历史文化湿地公园,相当于 5 个大明湖的面积。在建设安置保障房、开发片区配套的同时,中海因地制宜地对华山项目进行生态修复改造与文物建筑修缮,重塑城市山水格局,焕发文旅产业盎然生机。

在水体修复方面,随时代变迁,华山片区生态破坏严重,华山湖水域面积不断缩小。中海采用清水型生态系统构建技术,实现“水体自净”,修复改造后的华山湖湖面约 2.5 平方公里。2018 年 10 月28 日,济南首届国际马拉松赛事在华山脚下鸣枪开跑,6000 多名参赛选手用脚步丈量华山生态人文新城,感受“齐烟九点”“鹊华烟雨”的文化胜景。

在山体修复方面,华山片区附近的驴山、毗邻的卧牛山山体,均因矿石无序开采而导致山体受损。中海采用山体活埋翻新渣土技术,曾经满目疮痍的山体如今被满山遍野的苗木花卉所覆盖,昔日的矿山开采场变成地质公园。

在文物建筑修缮方面,华阳宫位于华山之阳,是济南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中海采用“修旧如旧”的原则,坚持传统工艺古制,既涵盖对历史古迹保护、文物本体修缮、基础设施提升的城市修补内容,又有对标 5A 级景区标准的生态修复、环境提升等建设内容。修缮后的华阳宫华然蜕变,宛若新生。

昔日俊秀华山,今朝璀璨重绽。中海与济南市各级政府凝心聚力、共担共建,再现700年前鹊华胜景的壮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