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罗湖“二线插花地”棚户区改造

“忧居”变“优居”书写幸福答卷

    期次:第1027期    作者:作者:杨红梅、邓浩、梁昊

  编者按
:曾是地质灾害“多发区”、安全隐患“高危区”、旧城改造“难点区”的深圳罗湖“二线插花地”,被称为“棚改第一难”。而今,这里却逐渐拔起一座现代化新城,成为万千家庭的幸福新居。

改造后的罗湖“二线插花地”社区


十年前,提起罗湖“二线插花地”棚户区,许多深圳市民的反应是连连摇头。这个曾经连的士司机都不愿意去的地方,临近蚊帐顶山坡,自建房相互紧挨,通信及电缆无序,道路狭窄曲折,是地质灾害“多发区”、安全隐患“高危区”、旧城改造“难点区”,改造“插花地”成为广大居民多年的心愿。

2016年,深圳市政府以消除安全隐患、改善民生为目标,启动罗湖棚户区改造,决心解题“棚改第一难”,再造一座现代化新城。罗湖“二线插花地”项目棚改范围之大、建筑体量之大、复杂程度之大前所未有,被列为深圳“一号民生工程”。

2018年,中建团队深入“插花地”,中建八局承接罗湖“二线插花地”棚户区改造项目主体Ⅰ标段,包含保障房及人才房8栋,涵盖住宅、商业街、老年照料中心等,同时中标布吉南环路(南环路至禾坑路段)建设工程代建项目;中建三局承接的Ⅱ标段包含回迁楼6栋,涵盖安置住房、中小学、幼儿园、社康中心、市政道路等多种业态,智能化Ⅰ标段包含26个子系统。如今,“插花地”完全变了模样。

从“真空地带”到活力家园

中建八局项目生产经理刘亚回忆起第一次走进深圳罗湖“二线插花地”,第一个感觉就是挤!虽然住户已搬走,但一排排密集的“握手楼”、头顶上蜘蛛网般的电线,以及楼旁陡峭的山体,给人带来强烈的压迫感。作为深圳高速城市化过程中被落在后面的“真空地带”,这里共建有各类楼宇1300多栋,涉及8300多户,总建筑面积达130多万平方米。

项目启动伊始,居民是最积极的参与者,每一次社区会议,大家都会围坐在一起,热烈讨论项目规划,为“插花地”的未来出谋划策。“苦等了20多年,终于迎来了盼头!”居住在此多年的老人尤其上心,他们凭借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和长期生活经验,竞相提出优化生活空间的建议。为了将棚户区“改到”居民的心坎上,项目团队邀请居民监督小组定期考察项目进度和质量,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符合大家的期望。

从“棚改难题”到标杆工程

建设初期,复杂的地形成为首个“拦路虎”。“插花地”高低起伏、地势多变,狭窄的街道和有限的交通条件如同重重枷锁,给物资运输带来巨大难题。中建八局项目团队反复勘测地形,邀请地理专家共同调整设计方案,让每一寸土地得到合理利用,开辟临时运输通道,优化运输时间安排,确保建筑材料和设备能按时、安全抵达施工现场,保障工程进度不受影响。“既然现场施展空间小,那咱们就‘搭’房子出来。”建设过程中,项目团队不断创新思路,采用“铝合金模架体系+装配式结构+智能升降平台”,实现“可见即可建”,成为棚改区10个项目中唯一一个装配式项目,项目装配率达55%,预制率达15%。

项目工期紧、任务重,工程质量要求也远超常规项目要求。中建三局团队在项目建立班组、质量员到项目团队的“三道防线”,严格管控安全和质量。在51层高的回迁楼施工中,项目实行“N10”模式,在主体结构第10层开始穿插门窗、二次结构、阳台栏杆等施工;采用构造柱一次成型、楼梯踏步压槽、电梯预埋优化、预拌固化土等技术工艺,利用数字化加工平台将机电管件提前预制后运到作业层处安装。系列举措提高了效率、缩短了工期,更减少了质量隐患和环境污染。M04、M05、M06地块相继获评“广东省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示范工地”“广东省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获得“深圳市优质结构工程奖”。

从老旧社区到智慧新居

在“二线插花地”社区,一旦地下室一氧化碳浓度超标,排风扇会自动打开,如遇烟感报警还会远程打开喷淋灭火系统;无须多方协调,便能实时分配社区工单,调动附近管理人员……这些设备联动指令来自社区智慧运营决策中心的中建三局智瓴智慧社区平台。该平台能自动分析处理社区“神经末梢”收集的数据,让监控、消防等系统设备联动,让社区管理者在线处理和服务物业事务。

中建三局研发工程师冷先凯介绍,智慧运营决策中心提供安全、环境、服务、活跃度、设备健康5大指数50类256个智慧社区应用场景,涵盖社区运营的方方面面,助力社区物管人员“智理”在手工作。

居民端的智慧操作也很便捷。朋友来访前,居民将访客照片、姓名、车牌号、到访及离开时间等信息填入社区App,或通过小程序邀请朋友填写,来访者即可在规定时间内在社区畅行无阻。

此外,281个高空抛物摄像头实时监控高空抛物行为,可追踪抛物源头,准确率高达96%。在社区进出口、公共场所等区域还安装了237个智能摄像机,从不同视角对建筑立面进行实时拍摄,实现社区违规事件的自动发现、取证和上报。社区里还配备了智慧家居安防七件套、一键告警装置、电梯智能阻车系统等,让居民住得更安全舒心。

搬进回迁新房一年多,“二线插花地”社区居民表示住得很舒心。“通风、采光、视野都没得说!很满意!”“住上满意的房子,心情都不一样了!”业主江先生说,他此前已经在社区住了20年,对这里充满感情,“如今刚退休就搬进新房,新生活一定越来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