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李召腼)中建环能在中建集团“一创五强”和中建发展“123~N”战略目标指引下,深耕底层创新,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提升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和质量,加快向实际生产力的转化进程。
一是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实现水利施工高效节水与废水资源化技术突破。针对国家水利水电工程绿色发展的重大需求,中建环能与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共同完成科研成果“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高效节水与废水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及应用”,解决了施工用排水粗放、废水处理成本高、资源化利用难度大等瓶颈和技术难题,荣获湖北省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二是筑牢产学研用协同基础,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该项技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工程、国家水专项子课题等科研项目的支持下,依托南水北调中线、鄂北水资源配置等 10 多项国家重大工程和国家科研项目,联合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等产学研合作单位,在基于工程安全的低成本废水回用技术标准体系、施工全过程的废水资源化利用技术和绿色高效节水技术三个方面取得了原创性重大技术发明,实现施工废水“零排放”,显著提高施工节水与废水资源化利用水平-,实现了融合“政-产-学-研-用”全链条的技术突破。
三是坚持以创新应用为核心,强化高质量科技成果产出。中建环能作为水环境治理领域的上市企业,在技术研发与工程应用中,充分发挥水环境保护上市企业在技术研发和工艺设备模块化生产应用方面的技术积累优势,构建可持续竞争优势。主要完成了“基于工程安全的低成本生产废水回用技术标准”和“施工全过程的绿色高效节水技术”等成果,研发了装配式模块化的高效磁混凝技术,填补了国内外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行业节水评估技术方法空白。较传统手段相比,施工用水节约 30%-60%,能耗降低约 15%,废水处理设施占地减少约50%,设施重复建设成本减少约30%,可实现100%废水资源化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