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共建美好,共启未来”为主题,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环球网联合主办,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等单位协办的第七届“一带一路”百国印记短视频大赛获奖名单揭晓,并在广州举办颁奖仪式。
经由组委会初筛、大众票选与专家评审三轮严苛遴选,中建集团获优秀组织单位奖,13部视频作品从全球1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部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多个奖项,在镜头流转间勾勒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生动图景。
文明交融奖
《在北京,我体验了一场顶级中式美学》
制作单位:中建国际
埃及姑娘玉琼(SalsabilHassan)跨越7500公里,从尼罗河畔到中国北京,以“一带一路”建设者的身份探访中国古建之美。她穿梭于红墙碧瓦、太庙殿宇之间,感受榫卯斗拱的精妙,仰望隆福寺藻井的“星辰璀璨”,沉浸式感受中式美学。
《跨越山海的相见》
制作单位:中建国际
2024年,中国北京的4岁男孩范子奕与来自埃及开罗的9岁男孩Raphael,通过视频通话共同许下“六一”心愿。一年后,两个小朋友在阿拉曼如约相见,一起登上爸爸们参与建设的阿拉曼新城标志塔远眺地中海、穿梭于热闹的小镇街头、奔跑在阳光灿烂的海滩上,以纯真的互动展现中埃的交流与连接。
《诺拉的“中国建造”行——从建筑对话到文明奇遇》
制作单位:中建八局
从迷人的历史建筑到陆家嘴的现代摩天大楼,上海就像一个“建筑博物馆”,展现着不同时期的建筑魅力,还有中国速度背后的持续创新赋能。科技不断演进,成就了今天的“永远正年轻”的国际化城市。
绿色践行奖
《诺拉的“中国建造行”——一起揭秘零碳建筑背后的“黑科技”》
制作单位:中建八局
当传统建筑仍在依靠外部能源输入并排放温室气体时,一种全新的建筑形式——“零能耗+零碳”建筑走进大众视野,它不仅能够降低建筑能耗,还能实现能源的自给自足。中建埃及员工诺拉走进位于济南的“零能耗+零碳”数智建造基地商河研发展示中心,揭秘零碳建筑的“超能力”。
丝路领航奖
《穿针引海:看中国大桥如何串联世界》
制作单位:中建六局
跟随海外网红高飞一同探秘宁波舟岱跨海大桥,在东海之畔邂逅齐天大圣的神奇法宝。它宛如传说中的“如意金箍棒”,1384根钢管桩深深扎入海底,而桥塔恰似观音手中的玉净瓶,仿佛古老传说在现代设计中的悠悠回响。
《中国“智”造好房子亮相埃及CBD》
制作单位:中建八局
中国“黑科技”如何让沙漠住宅长出“科技翅膀”?中建八局用五栋“会呼吸”的智能住宅楼,在非洲大地写下中国“智”造的答案。引入智能系统,重塑埃及智慧住宅标准,打造“宜居、美观、智慧、实用、绿色”融合体,把“好房子”带到埃及沙漠腹地,塑造未来智慧城市的住宅典范,缔造埃及新首都的无限可能。
最美共建者奖
《我和中国师父的新年第一天》
制作单位:中建三局
在元旦这一天,中建三局二公司海外项目的本地职工宋华带着自己的中国师父体验当地人是如何庆祝新年的,感受迪拜的节日氛围,并和师父一起交流中阿在新年习俗、美食等方面的文化差异。视频以宋华的视角,拍摄自己和师父在迪拜一同庆祝2025元旦新年的vlog。
《如果幸福有轨迹》
制作单位:中建六局
在阿斯塔纳轻轨项目建设现场,哈萨克族青年员工哈斯和家人的笑容格外温暖,共同见证中国智造跑出“幸福轨迹”。这条采用中国技术、中国标准与中国装备建造的中亚地区第一条城市轻轨线路,不仅承载着小家通勤的便利与对未来的憧憬,更成为联通城市、提速发展的幸福纽带。
优秀作品奖
《建筑密语:跨越山海的文化印记》
制作单位:中建国际
视频以泰籍员工视角,探寻泰国建筑中蕴藏的中国文化印记。镜头穿梭于曼谷街头与大皇宫的泰式建筑,一步步揭开跨越数百年的中泰文化交流密码,通过细腻影像,诉说两国长久交往的温度与厚度。
《中国工程师靠阿多卜“打通任督二脉”:这栋楼张口就说“好懂我”!》
制作单位:中建三局
房子怎么会说话?让我们跟随在菲律宾工作的“00后”女生Helena,探访这栋说“KILALAKITA(好懂我)”的大楼,看看中菲团队如何融合本地家庭需求、气候特点,打造融入当地社区、理解当地民众的超高层住宅。
《为什么榫卯不能翻译为东方乐高》
制作单位:中建五局
视频融合航拍实景与动画制作,生动呈现由中建五局承建、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的四川资阳凤岭公园在传统榫卯结构上的创新应用,挖掘其中所蕴含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与中国建设者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该作品由中国日报全平台首发,获新华社等多家中央主流媒体转载,全网阅读量突破500万。
《“译”路繁花》
制作单位:中建八局
在中泰高铁延伸的铁轨旁,总有一朵迎着烈日绽放的“向阳花”。她是秦悦琳,一位土生土长的泰国姑娘,却把青春的根系深深扎进了这条连接两国的铁路上,用专业与热忱诠释着另一种“巾帼担当”——不只是追逐阳光,更要成为照亮合作之路的一束光。
海外分赛区-南非分赛区
《心桥》
制作单位:中建二局
在南非EBCLOETE立交桥改扩建项目上,一段跨越国界的师徒情缘悄然诞生。拥有15年丰富经验的中国工程师田鹏飞,将自己在施工中“谨慎认真,细微精确”的工匠精神倾囊相授。南非青年Lwazai在田师傅的带领下掌握了桥梁建筑专业技能,已经成长为项目边坡支护工长。两国人民心意相通,携手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扫码观看获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