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由中国政府无偿援助、中国建筑承建的援洪都拉斯农业学校项目移交。项目是中洪建交两年多来双边关系发展的标志性成果,在洪都拉斯农业技术教育发展历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将为洪农村青少年提供更多接受高质量职业教育的机会,促进当地农业发展。
教育惠民,友谊见证
援洪都拉斯农业学校项目总建筑面积约 2.5 万平方米,涵盖 6 所农业学校,新建教学楼、实训教室及配套设施,分布在 6 个不同的省份,施工组织难度较大。项目采用中国建筑自主研发的箱式钢结构模块化建造技术,实现高效施工与品质保障。
项目实现 2025 年当年开工,当年竣工,投用后将成为洪都拉斯农业教育的重要基地,助力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提升农业发展水平,成为中洪教育合作与民心相通的新典范。
技术创新,提质增效
项目 1-6 号校舍整体采用箱式钢结构模块化建造技术。所有模块单元在智能化生产线完成精密预制,再被运输至建设现场后,施工团队按照预定方案逐一进行装配。
“工厂预制、现场组装”的模式既提升了施工精度与安全性,又整体提升了建设效率,为类似海外项目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周密筹划,优质履约
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诸多难点。建材依赖进口,物资调运困难;建设者分布不均,人力资源调配受限;施工多工序交叉,安全风险叠加;项目工期紧,又逢雨季干扰等。
项目团队为缩短运输周期,后勤组与管理公司联动推进 4 次国内外联合封样,快速推进材料招采与工厂下单,统筹整体装船、优化缩减船次,实现时间与效益双重提升。
科学优化施工组织,推行平行作业和流水衔接,合理配置人材机资源;强化安全质量管控,实行每日调度与动态跟踪,及时解决建设难题,最终高质量完成项目交付。
和合共生,助力民生
项目团队积极开展开放日和慰问走访,邀请社区代表及学生家庭实地参观校园建设进展,践行属地社会责任,增进理解与互信;充分发挥属地用工优势,吸纳并培养 180 余名当地员工,组建中外联合建设队,通过中方员工“传帮带”传授技术经验和管理方法,帮助属地员工成长成才,带动当地就业。
如今,援洪都拉斯农业学校项目成为洪都拉斯农业教育基地和中洪友好合作名片。
中国建筑将继续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积极对接当地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需求,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深化中洪合作贡献力量。

扫码阅读更多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