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建八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服务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务实推进一系列深化改革举措,聚焦五大优势区域深耕细作,形成与国家区域战略同频共振、与地区经济结构深度融合的区域经营格局,为“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作出了积极贡献。
紧跟国家战略,优化区域经营布局
建立战略区域布局机制。按照全局“一盘棋”理念,建立“1+S+C”战略区域布局优化调整机制。“1”代表总部市场,“S”代表省级战略市场,“C”代表核心城市。紧跟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港、成渝双城经济圈等区域发展战略,结合中建八局区域经营现状,确定“1个总部、17个战略省份、27个核心城市”的总体布局;局属二级单位分别确定“1个总部、2至13个战略省份、0至3个核心城市”的市场布局,引导各单位深耕总部市场,做强优势区域。
建立区域统筹核定机制。根据局属二级单位经营规模、总部市场贡献度和管理能力,动态调整布局市场数量。以100亿元营业收入配置5个战略省份为基准,营业收入每增减40亿元,相应增减一个省级市场;以总部市场贡献度30%(直辖市40%)为基准,每增减10个百分点,相应增减一个省级市场。
建立区域准入协调机制。同一区域的同质公司控制在6家以内,进入的单位必须符合其“1+S+C”布局,由分局协调管理;如需进入非布局区域,则要报局总部审批。局属二级单位可在“1+S”区域设立三级机构持续经营,非战略区域的核心城市原则上不设三级机构。局总部对二级单位的经营区域实行动态管理,每年开展总结评估,进行必要的优化调整。
统筹资源配置,深耕战略区域市场
充分挖掘现有机构潜能。定期研判市场形势和机构分布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为主动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将优势区域公司广西公司总部由南宁迁至深圳,并更名为南方公司;将注册在吉林的法人公司迁至深圳,更名为南方建设有限公司,与南方公司合署运行。建立特殊经营机构管理制度,最大限度发挥共享平台作用,有效解决局属二级单位在同区域的机构设置问题,避免重复投入。
及时充实区域经营机构。在长三角、粤港澳、雄安、临港、海南等战略区域,增设局派出机构和经营机构,全面深化与地方政府的战略合作。尤其在长三角总部区域,自觉担当中建集团战略部署,贯彻落实集团与上海市、苏州市战略合作协议,在临港新片区和长三角一体化绿色发展示范区,差异化设立了科技建设、新型建造、环保科技、城市运营、科创产业等法人公司,推动区域经营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为适应地方政府“营改增”以后关于属地化经营的要求,9家区域公司全部完成法人注册。
加强区域机构资质培育。为解决基础设施板块和新设公司的资质短板问题,通过并购和争取政策优惠等方式,逐步配置法人公司的资质和业绩。2020年新增10项总承包资质,补齐了水利水电、机场场道、铁路、环保等领域的资质短板,助推了机场场道、环保水利等细分业务的加速发展。
强化区域管控,保障协调有序运行
持续优化区域管理体系。构建“总部管总、系统主建、区域主战”的管控体系,设立山东、华北、华东、华南、华西五大分局,作为总部重要职能的延伸,在职权范围内,对辖区内所有经营机构进行管理和协调,提升区域经营响应速度和集结能力。辖区内所有机构的经营业绩,都纳入分局业绩,形成区域经营的强大合力。
2020年,为进一步“做强区域、做实分局”,经过深入调研,以制度形式明确了各分局“1352”总体工作要求,即:把握一个原则,力求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突出三点定位,注重引领性、主动性和延伸性;发挥五大职能,包括对接政府、市场管理、客户维护、履约监控、应急处突;强化两大职责,守土拓疆和扶强培优。进一步强化了分局的组织力和战斗力。
大力营造高绩效文化。建立覆盖总部部门、分局、局属二级单位和三级单位的组织绩效管理体系,坚持“以贡献为导向、以高目标牵引、以业绩论英雄,用数据说话”,确保企业战略目标和重点工作上下贯通、层层分解、全面落实。总部部门主要以年度量化目标和月度工作例会等方式考核,设置富有挑战性的量化指标。对分局和局属二级单位,采取目标考核与绩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二级单位绩效评价包括贡献度、成长性和发展质量三个维度,细分为16项指标,评价基准值采用行业优秀值、全局平均值或集团平均值,通过绩效评价促进对标提升。对局属三级单位,建立《三级经营机构管理办法》,分类明确设立标准和底线要求,从规模、效益、发展质量等维度实施绩效评价,严厉处置低效机构。评价指标基准值根据企业总体情况分类确定,评价结果以60分为达标线。成立满三年评价未达标的三级单位,纳入跟踪预警和处置范围;30至60分之间的调整主要负责人;不足30分的坚决予以撤并。2020年撤销2家、合并4家、调整主要负责人7家。对表现优秀的三级机构进行通报表彰,并予以主要负责人薪酬调增、重点培养、优先选用等激励措施,2020年表彰了15家优秀三级机构。
广泛开展内部对标学习。每年汇总分析局三级机构评价结果,形成评价报告,在全局范围内发布,引导各单位向优秀单位学习。2020年,112家综合建造类三级机构平均合同额45亿元,平均营业收入23亿元,平均利润总额0.8亿元;合同额过百亿的三级单位14家,最高230亿元;营业收入过50亿的10家,最高135亿元;利润总额过3亿的7家,最高7.2亿元。通过晾晒绩效结果,发挥了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营造了“你追我赶、争先进位”的浓厚氛围。
在中建集团党组的正确领导下,中建八局深化区域经营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战略市场集中度达到95%,承接了一大批地方一号工程,为助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贡献了中建力量。中建八局将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党组部署,扎实推进改革三年行动,按期优质完成各项任务,以改革促创新,以创新促发展,为实现“一创五强”战略目标作出应有贡献。